Ctrl+K

搜尋方式

病風喪心

ㄅㄧㄥˋ ㄈㄥ ㄙㄤˋ ㄒㄧㄣ

猶「喪心病狂」。見「喪心病狂」條。01.宋.蘇洵〈諫論下〉:「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諫哉?」

辨識

參考詞語:「喪心病狂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喪心病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喪心病狂」係由「喪心」及「病狂」二語組合而成。 「喪心見於《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根據記載,春秋時,魯國使節叔孫婼(ㄖㄨㄛˋ)到宋國訪問,並代表季孫氏迎娶宋元公的女兒宴會上,當大家喝得正愉快時,宋元公和坐在身旁的叔孫婼哭了起來。佐禮的樂祁在退席後就對別人說:「國君和叔孫婼恐怕快要死了!我曾經聽說過:『應該悲傷的時候卻歡樂,應該歡樂的時候卻悲傷,是喪失心性的舉動。』心的精神是魂魄,魂魄喪失了,怎麼能活得長久?」這裡的文獻原文就用了「喪心」一語。 「病狂」則見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扶陽侯韋賢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早逝,所以二兒子韋弘為爵位繼承人。當韋賢病重時,韋弘正好被關在牢裡等待判決族人問他誰是繼承人,他因為怨恨自己的兒子受罪而不肯說。於是他的門生義倩等人和族人假傳他的命令,上書朝廷說他的少子玄成是爵位繼承人。玄成接到父喪和繼承爵位的消息,但他知道這不是父親的本意,於是假裝生了瘋病,在床上大小便,任意發笑,胡亂說話。到了長安,等父親下葬後,以瘋病為理由拒絕徵召繼承爵位。這裡的文獻原文就用了「病狂」一語。後來「喪心」和「病狂」被合用成「喪心病狂」這句成語用來指喪失理性,舉止荒謬、反常。亦用於形容人殘忍可惡到了極點。

書證

  1. 宋.蘇洵〈諫論下〉:「人之情非病風喪心,未有避賞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諫哉?」

在其他地方搜尋「病風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