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盟山誓海

ㄇㄥˊ ㄕㄢ ㄕˋ ㄏㄞˇ

即「海誓山盟」。見「海誓山盟」條。01.元.王德信〈四塊玉.信物存套.採茶歌〉曲:「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02.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齣:「人似玉,貌如花,盟山誓海作生涯。」

辨識

參考詞語:「海誓山盟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海誓山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海誓山盟」典源作「河盟山誓」。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後,對有功的軍臣加官賜爵分封土地,《史記》裡列表敘述分封情形,並記載在賜封時,漢高祖誓言:「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只要國家安定,眾功臣之勛爵必定永傳子孫。「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即是假使黃河乾涸,窄如衣帶;泰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泰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換為「」,同樣是指誓約如山海般堅固持久,永恆不變。後世多用在男女感情約定上。

書證

  1. 元.王德信〈四塊玉.信物存套.採茶歌〉曲:「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
  2. 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齣:「人似玉,貌如花,盟山誓海作生涯。」

在其他地方搜尋「盟山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