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目不定睫

ㄇㄨˋ ㄅㄨˋ ㄉㄧㄥˋ ㄐㄧㄝˊ (變) ㄇㄨˋ ㄅㄨˊ ㄉㄧㄥˋ ㄐㄧㄝˊ

猶「目不交睫」。見「目不交睫」條。01.清.王夫之〈牧石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歲己酉,與先考同赴省試,先考中塗病作,遽謝同輩掖扶歸里。小艇炎蒸篝燈搔抑,目不定睫者五晝夜。」

辨識

參考詞語:「目不交睫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目不交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儉,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親自嚐過才拿給母親服用。袁盎以為文帝雖貴為王者之尊,然其孝行卻勝過以孝聞名的曾參,更顯得難能可貴。「不交睫,不解衣」,形容文帝不睡覺,不寬衣,時時刻刻在母親身側照料。這樣的形容雖然過於誇大,但文帝親侍湯藥的行為確實值得稱頌,也因而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目不交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忙碌或心情不安而不能入眠。

書證

  1. 清.王夫之〈牧石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歲己酉,與先考同赴省試,先考中塗病作,遽謝同輩掖扶歸里。小艇炎蒸篝燈搔抑,目不定睫者五晝夜。」

在其他地方搜尋「目不定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