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目擩耳染

ㄇㄨˋ ㄖㄨˋ ㄦˇ ㄖㄢˇ
  1. 擩,沾染。目擩耳染指眼常見,耳常聞,因而受到影響。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耳染,不學以能。」也作「耳濡目染」。

目擩耳染

ㄇㄨˋ ㄖㄨˋ ㄦˇ ㄖㄢˇ

義同「耳濡目染」。見「耳濡目染」條。01.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胚胎前光,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耳染,不學以能。」(源)

辨識

參考詞語:「耳濡目染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書證

  1. 唐.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胚胎前光,生長食息,不離典訓之內。目擩耳染,不學以能。」(源)

在其他地方搜尋「目擩耳染」

有提到「目擩耳染」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