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目睜口呆

ㄇㄨˋ ㄓㄥ ㄎㄡˇ ㄉㄞ
  1. 受到意外驚嚇,致神態驚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罔知所措。」《喻世明言.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思厚一見,神魂散亂,目睜口呆。」也作「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目睜口呆

ㄇㄨˋ ㄓㄥ ㄎㄡˇ ㄉㄞ

即「目瞪口呆」。見「目瞪口呆」條。01.《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罔知所措。」02.《水滸傳》第五○回:「李應都看了,目睜口呆,言語不得。」

辨識

參考詞語:「目瞪口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目瞪口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瞪口呆」原作「目瞪口噤」,語見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卷下.夏侯禎黷女靈皇甫枚為禱乃免》。《三水小牘》的內容主要講述唐朝民間神異故事,其中一則說道:在汝州魯山縣西的小山裡有座「女靈觀」,供奉著一個女子,她的容貌妖嬌豔麗,但神色間流露著傷感怨懟。有一天,夏侯禎到廟裡參觀,被這尊神像吸引,遲遲不肯離去,他取酒祝禱說:「我夏侯禎年輕並且尚未娶親,今日見著您的丰姿,十分仰慕,我願意留在廟裡,作為掃除僕役以侍奉您,希望您能夠成全。」當天晚上夏侯禎回去後,變得神智迷糊,無法入睡,像是被陰靈入侵。他的友人皇甫枚趕來探望,看到他瞪著雙眼,嘴巴緊閉不能出聲,一付呆滯的模樣。皇甫枚猜想應是在「女靈觀」中,他所說的話得罪了女神,於是趕緊代他向女神告解道歉,夏侯禎才恢復正常。在此文中,「目瞪口噤」是形容夏侯禎被陰靈入侵,瞪著眼睛,嘴巴緊閉的失神模樣。後來「目瞪口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驚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樣子

書證

  1.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嚇得吳教授目睜口呆,罔知所措。」
  2. 《水滸傳》第五○回:「李應都看了,目睜口呆,言語不得。」

在其他地方搜尋「目睜口呆」

有提到「目睜口呆」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