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眾射之的

ㄓㄨㄥˋ ㄕㄜˋ ㄓ ㄉㄧˋ

即「眾矢之的」。見「眾矢之的」條。01.《明史.卷二三一.顧憲成等傳》:「贊曰:『……而名高速謗,氣盛招尤,物議橫生黨禍繼作,乃至眾射之的,咸指東林。』」(源)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五.頤養部上.行樂.富人行樂之法》:「語云:『溫飽之家,眾怨所歸。』以一身而為眾射之的,方且憂傷慮死之不暇,尚可與言行樂乎哉!」

辨識

參考詞語:「眾矢之的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眾矢之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書證

  1. 《明史.卷二三一.顧憲成等傳》:「贊曰:『……而名高速謗,氣盛招尤,物議橫生,黨禍繼作,乃至眾射之的,咸指東林。』」(源)
  2. 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五.頤養部上.行樂.富人行樂之法》:「語云:『溫飽之家,眾怨所歸。』以一身而為眾射之的,方且憂傷慮死之不暇,尚可與言行樂乎哉!」

在其他地方搜尋「眾射之的」

有提到「眾射之的」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