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瞋目張膽

ㄔㄣ ㄇㄨˋ ㄓㄤ ㄉㄢˇ

猶「明目張膽」。見「明目張膽」條。01.《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將軍(陳涉)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源)

辨識

參考詞語:「明目張膽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明目張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目張膽」原作「瞋目張膽」。據《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載: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張耳和陳餘都是戰國魏人。陳涉(即陳勝,秦陽城人)與吳廣起兵反秦時,張、陳二人一起投入陳涉旗下,並得到陳涉的重用。陳中這個地方的父老一致認為陳涉英勇反抗秦朝、光復楚地,功勞很大,希望立他為楚王。陳涉於是詢問兩人的意見,他們回答說:「秦朝暴虐無道,奴役百姓搜括錢財,害得平民百姓國破家亡。將軍你有膽識,無所畏懼,不顧自己的生死,為天下除害。如今將軍剛到陳地,就想稱王,是將天下視為私有。希望將軍不要稱王,趕快引兵西進,立六國的後人為王,結合眾人的力量,一舉推翻秦朝,如此才能成就帝業。反之,今天在陳中稱王,恐怕會失去百姓對你的向心力,無法成就帝業。」但是陳涉聽不進去,仍自立為楚王。這裡的原文「瞋目張膽」本來是「張大眼,壯著膽」的意思,後來演變出「明目張膽」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有膽識,無所畏懼。現在語義則轉化貶義,用來比喻肆無忌憚的公然做壞事

書證

  1. 《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將軍(陳涉)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源)

在其他地方搜尋「瞋目張膽」

有提到「瞋目張膽」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