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瞠乎後矣

ㄔㄥ ㄏㄨ ㄏㄡˋ ㄧˇ
  1. 張大眼睛在後面看。語本《莊子.田子方》:「顏淵問於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比喻落後很多,追趕不上。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三.錢大昕》:「以漢儒擬之,在高密之下,即賈逵、服虔亦瞠乎後矣,況不及賈、服者哉。」也作「瞠乎其後」。

瞠乎後矣

ㄔㄥ ㄏㄨ ㄏㄡˋ ㄧˇ

猶「瞠乎其後」。見「瞠乎其後」條。01.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三.錢大昕》:「以漢儒擬之,在高密之下,即賈逵、服虔亦瞠乎後矣,況不及賈、服者哉!」

辨識

參考詞語:「瞠乎其後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瞠乎其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顏淵在孔子弟子中最為賢良,雖然貧困,卻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依然奮發好學,在孔門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裡,名列於德行科。在《莊子.田子方》中,曾用他們師生為例,來說明道家自然無為的道理。文章中記載了孔子和顏淵的一段對話。有一天顏淵請教孔子:「夫子走的時候,我也跟著走;夫子快步走,我也跟著快步走;夫子快跑時,我也跟著快跑。可是當夫子奔走速度達到非常快速的時候,我卻只能在後面瞪大眼睛遙望。」顏淵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但是卻發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說什麼,眾人就自然信服;不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沒有爵位,而百姓卻自然歸向他。這些在顏淵的心中,一直無法看出是什麼緣故,因此就向孔子請教。而孔子也向顏淵解釋,這一切都是因為虛心的順應自然萬物之變化,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規律的關係。後來「瞠乎其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落後很多,追趕不上。

書證

  1.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三.錢大昕》:「以漢儒擬之,在高密之下,即賈逵、服虔亦瞠乎後矣,況不及賈、服者哉!」

在其他地方搜尋「瞠乎後矣」

有提到「瞠乎後矣」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