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知己知彼

ㄓ ㄐㄧˇ ㄓ ㄅㄧˇ
  1. 對敵我雙方的情形或實力都很瞭解。
    [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知己知彼

ㄓ ㄐㄧˇ ㄓ ㄅㄧˇ
  1. 正確的了解自己,並能評估對方實力。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四回:「好一個劉先鋒,知己知彼,知進知退。」也作「知彼知己」。

知己知彼

ㄓ ㄐㄧˇ ㄓ ㄅㄧˇ

「知己知彼」,典源作「知彼知己」。「知彼知己意謂正確澈底地了解自己以及對手實力。語本《孫子.謀攻》。

用法

正確澈底地了解自己以及對手的實力。

用在「了解敵我」的表述上。

例句

  1. 面對敵軍,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2. 只要能夠知己知彼,就可以一切操之在我,輕鬆主導戰局。
  3. 只有知己知彼,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中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4. 為了能夠知己知彼,政府投注大量的資源,以增強情報單位任務
  5. 除了了解自己的情況,也要清楚對方的實力,這才是真正的知己知彼,足以克敵致勝。

辨識

參考詞語:「知彼知己

典故說明

「知己知彼」原作「知彼知己」。「知己知彼」是指除了解自己外,對於對方情況也有透澈地了解及掌握,最早是使用在軍事方面。在《孫子.謀攻》中就提到,能夠確切了解敵我雙方的優劣長短,掌握詳細的情況,這樣在每次的作戰中,才能避免危險,而對於敵我雙方其中一方的狀況不了解,在作戰時,就會互有勝負。如果都不了解對方和自己的情況,那這樣的軍隊,在每次作戰時,就會遭遇危險。後來「知己知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正確澈底地了解自己以及對手的實力。出現「知己知彼」的書證如元.劉敏中〈念奴嬌.烏飛兔走〉詞:「美景良辰,親朋密友,有酒何妨醉。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此處是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誼深切的意思。演變到後來,「知己知彼」的使用範圍已經從軍事擴充到其他方面,如外交、商場上的競爭等,能夠「知己知彼」,才能在重要的關鍵做出正確的決策

書證

  1. 元.劉敏中〈念奴嬌.烏飛兔走〉詞:「美景良辰,親朋密友,有酒何妨醉。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
  2. 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3. 《三寶太監西洋記》第二四回:「猛然間想起夷女邪術之事,好一個劉先鋒,知己知彼,知進知退,勒住馬折轉回來。」
  4. 《封神演義》第六三回:「殷郊曰:『知己知彼,此是兵家要訣。此行是也。』」
  5. 《三俠五義》第六○回:「賢弟雖如此說,馬剛既有此心,他豈不加意防備呢?俗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豈可唐突?」

在其他地方搜尋「知己知彼」

有提到「知己知彼」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