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紙上兵

ㄓˇ ㄕㄤˋ ㄅㄧㄥ

猶「紙上談兵」。見「紙上談兵」條。01.明.朱之瑜〈孫武子像贊〉:「楚亦霸國之餘烈,三戰及郢,遂無堅城,則十三篇非紙上之兵矣。」02.明.劉三吾〈湘南雜詠〉詩三首之二:「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辨識

參考詞語:「紙上談兵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紙上談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趙奢》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熟讀兵書,說起用兵的方法有條有理,自覺天下人都無法超越他。有一次,與父親談論起作戰之道時,連父親也都駁不倒他。可是趙奢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值得稱頌嘉許的事,並且告訴妻子說:「作戰是一件攸關生命安危的事,而趙括卻看得太容易了,將來趙王沒有用他當將軍就罷了,如果起用他,那麼讓趙國大敗的一定就是趙括。」後來,秦國出兵攻打趙國,當時趙奢已經去世,相國藺相如又病重無法輔政,只剩大將軍廉頗獨撐大局。廉頗治軍有方,深謀遠慮,他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拚,於是下令堅守營壘,不理秦軍百般挑戰,使秦兵久戰無功。於是秦王便派出間諜,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統領大軍。」結果趙孝成王竟中計想改派趙括替代廉頗,但趙括的母親上書表示反對,藺相如也表示同樣意見,說到:「趙括雖然熟讀兵書,卻不懂得靈活運用,非大將之才。」但趙王不聽建言,還是派了趙括領兵抗秦。趙括接掌兵權後,馬上改變廉頗的戰略,軍官也大批更換。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用計截斷趙軍的運糧後路圍困趙軍。過了四十幾天,趙軍糧草吃盡,趙括率領精銳部隊企圖突圍,結果遭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四十萬軍士也都被秦軍俘虜,並且被活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紙上談兵」,用來比喻不切實際的議論。

書證

  1. 明.朱之瑜〈孫武子像贊〉:「楚亦霸國之餘烈,三戰及郢,遂無堅城,則十三篇非紙上之兵矣。」
  2. 明.劉三吾〈湘南雜詠〉詩三首之二:「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在其他地方搜尋「紙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