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絡繹不絕

ㄌㄨㄛˋ ㄧˋ ㄅㄨˋ ㄐㄩㄝˊ
  1. 連續不斷。
    [例]每到假日,各名勝風景區都可看到絡繹不絕的遊客

[似]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

ㄌㄨㄛˋ ㄧˋ ㄅㄨˋ ㄐㄩㄝˊ
  1. 連續不斷。《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那些賣酒的青帘高颺,賣茶的紅炭滿爐,士女遊人,絡繹不絕。」《紅樓夢》第五五回:「凡一應執事媳婦等來往回話者,絡繹不絕。」也作「駱驛不絕」。

絡繹不絕

ㄌㄨㄛˋ ㄧˋ ㄅㄨˋ ㄐㄩㄝˊ

「絡繹不絕」之「絡繹」,典源作「駱驛」、「絡驛」。絡繹,往來不絕、相連不斷。「絡繹不絕」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語本《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郭伋》。 川流不息

用法

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

用在「接連不斷」的表述上。

例句

  1. 高速公路上總是有著絡繹不絕的車輛。
  2. 每逢例假日,動物園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3. 一到上下班時間,街頭的人車就絡繹不絕。
  4. 今天是假日,到博物館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5. 絡繹不絕的遊客,為本地帶來的豐厚的商機
  6. 今天來朝山拜廟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於山道。
  7. 一到秋天,人們都絡繹不絕地來到此地觀賞楓紅。
  8. 每年一到花季,陽明山上都可看到絡繹不絕的遊客。
  9. 今天是陳老師的七十大壽,前來祝壽的賓客絡繹不絕。

辨識

近義:川流不息車水馬龍紛至沓來接二連三接踵而至熙來攘往

反義:三三兩兩、稀稀落落

參考詞語:「駱驛不絕、絡驛不絕

典故說明

「絡繹不絕」或作「駱驛不絕」、「絡驛不絕」,連續不斷的意思。在《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郭伋》中提到一段故事:郭伋是西漢末到東漢初期的人,東漢光武帝中興後,他被任命為漁陽太守。漁陽一地經過西漢末期的變動,盜賊充斥。郭伋上任後,信賞必罰,懲奸除惡,盜賊便從此消散,地方逐漸歸於平靜。後來匈奴又不斷地擾亂漁陽邊境,郭伋整軍待戰,以致於匈奴不敢來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由於他在此地的政績極佳,潁川地區出現盜賊時,光武帝又將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潁川,招降山賊數百人,不將他們治罪,讓他們回鄉務農。所以除了潁川地區的盜賊外,其他地區的盜賊聽說郭伋的德政,都紛紛前來歸降。《後漢書》此處原文便用「駱驛不絕」來形容各地區的盜賊來降時,人與車馬來往頻繁,連續不斷的樣子。另外如《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和帝時南匈奴的逢侯作亂,漢軍聯合烏桓、鮮卑等四萬聯軍合剿,大破逢侯於滿夷谷。逢侯便率餘眾出塞,分裂為二部,物資貧乏,加上被鮮卑攻擊,兵困馬疲,紛紛向塞外逃竄。其中也用「駱驛不絕」形容逢侯部屬離開軍隊,向塞外逃亡的人數眾多,連續不斷。再如《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海恭王彊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東海恭王劉彊臨終前上書皇帝感謝皇帝與太后的恩德。文中寫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長年久病,讓大家擔心。太后和皇帝好幾次派使者太醫提供方藥或看病。其中也用這種說法表示使者、太醫往來頻繁,連續不斷。後來「絡繹不絕」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至於「絡繹」一詞也出現得相當早,《文選.馬融.長笛賦》:「繁縟絡繹,范蔡之說也。」李善注:「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後世成語則以「絡繹不絕」為主形,馬字邊的「駱驛」遂罕見。如《隋書.卷四一.高熲列傳》:「其夫人賀拔氏寢疾,中使顧問,絡繹不絕。」

書證

  1. 《隋書.卷四一.高熲列傳》:「其夫人賀拔氏寢疾,中使顧問,絡繹不絕。」
  2.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八:「皇親、兩府、諸司緣道設祭,自右掖門至奉先院,絡繹不絕。」
  3. 《喻世明言.卷一四.陳希夷四辭朝命》:「後唐明宗皇帝長興年間,聞其高尚之名,御筆親書丹詔,遣官招之,使者絡繹不絕。」
  4. 《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頃刻,到了園門口,見兩扇柴門大開,往來男女絡繹不絕。」
  5.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于時西池春遊,都城士女讙集,王侯大家,曲車帘幕,絡繹不絕。」
  6. 《鏡花緣》第三七回:「唐敖駝了林之洋,將身一縱,攛上牆頭,四處眺望。只聽裡面梆鈴之聲,絡繹不絕。」
  7. 《官場現形記》第六○回:「我夢裡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莊大道,馬來車往,絡繹不絕,竟同上海大馬路一個樣子。」

在其他地方搜尋「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