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老儒常語

ㄌㄠˇ ㄖㄨˊ ㄔㄤˊ ㄩˇ

猶「老生常談」。見「老生常談」條。01.《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列傳》:「(魏)徵見長史鄭頲曰:『若浚池峭壘,曠日持久,賊糧盡且去,我追擊之,取勝之道也。』頲曰:『老儒常語耳!』」

辨識

參考詞語:「老生常談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老生常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老生常談」原作「老生常譚」。三國時代,魏國有個名叫管輅的人,他從小對天文、星象、占卜很有興趣;長大後,更對《周易》極有研究,常幫人占卜,十分靈驗。有一天吏部尚書何晏請管輅到家中替他占卜,尚書鄧颺也在場作陪。何晏對管輅說:「請你算算我有沒有升到三公高位的機會?還有,我最近常夢到有數十隻青蠅往我鼻子撲,不知是什麼預兆?」管輅聽了就講了一套仁義道德的道理,並且告訴何晏,只要依循先古聖賢的作為,就能名列三公,青蠅也可馬上驅除了。一旁的鄧颺聽了,就說:「都是些老書生的尋常言論,一點新意都沒有。」後來「老生常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

書證

  1. 《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列傳》:「(魏)徵見長史鄭頲曰:『若浚池峭壘,曠日持久,賊糧盡且去,我追擊之,取勝之道也。』頲曰:『老儒常語耳!』」

在其他地方搜尋「老儒常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