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背馳於道

ㄅㄟˋ ㄔˊ ㄩˊ ㄉㄠˋ

猶「背道而馳」。見「背道而馳」條。01.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

辨識

參考詞語:「背道而馳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背道而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白居易,字樂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詩,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憲宗元和年間,撰寫《策林》七十五篇,縱論天下大事,對社會政治各項重大問題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獻給當時宰相議論政事的奏狀,其中寫到:「自玄宗開元以來,宰相聽取人民心聲的德政已經漸漸衰微,很少人能夠做到。從德宗貞元之後,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

書證

  1.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文之難兼,斯亦甚矣。」

在其他地方搜尋「背馳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