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胡作亂為

ㄏㄨˊ ㄗㄨㄛˋ ㄌㄨㄢˋ ㄨㄟˊ

猶「胡作非為」。見「胡作非為」條。01.《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報應極是昭彰世人決不可戲而不戲,胡作亂為。」

辨識

參考詞語:「胡作非為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胡作非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書證

  1.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報應極是昭彰,世人決不可戲而不戲,胡作亂為。」

在其他地方搜尋「胡作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