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臨崖勒馬

ㄌㄧㄣˊ ㄧㄞˊ ㄌㄜˋ ㄇㄚˇ
  1. 瀕臨懸崖而能及時勒住奔馬。引申為人們警悟險境,及時回頭。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野叟曝言》第五六回:「虧得老襟丈臨崖勒馬,不然,以祖父世傳之產業,而換幾根籌馬,豈不傷心?」也作「懸崖勒馬」。

臨崖勒馬

ㄌㄧㄣˊ ㄧㄞˊ ㄌㄜˋ ㄇㄚˇ

猶「懸崖勒馬」。見「懸崖勒馬」條。01.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纔收騎。尚兀自追趕爭持,不睹事撞入咱陣裡,你正是有路無歸。」(源)02.《野叟曝言》第五六回:「虧得老襟丈臨崖勒馬,不然,以祖父世傳產業,而換幾根籌馬,豈不傷心?」

辨識

參考詞語:「懸崖勒馬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懸崖勒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懸崖勒馬」原作「臨崖勒馬」。懸崖勒馬的意思瀕臨懸崖而能及時勒住奔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而能及時醒悟回頭。這句成語出現較早的文獻,為元.鄭光祖《智勇定齊》雜劇。劇中第三折講到主角鍾離春擺下一個「九宮八卦」的奇陣,要手下合眼虎詐敗引誘秦兵的將領孫操入陣。孫操入陣被縛之後,鍾離春就取笑他有眼不識她佈下的機關,只會猛追詐敗的敵將,讓自己誤入險境。如今就像船開到江心,才要補漏,也好像臨斷崖才知勒馬,已經來不及了。如今撞到陣中,正是有路回不得了!文中「臨崖勒馬纔收騎」的意思就是「臨懸崖而勒馬」。「懸崖勒馬」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比喻人到了危險的邊緣而及時回頭。清代.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中也有一段故事,說到一位書生借宿在京城的雲居寺。認識了同住的一個約十四五歲的童子,兩個人非常要好。後來才知道這個童子是「杏花精」變的。雖然童子辯稱「」和「」不同,卻無法承認,他親近書生是為了吸其精氣,讓自己化成人形。書生警覺到這和鬼魅沒有不同,立即推開童子離去。所以紀昀稱讚他說:「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慧矣。」意思就是說這位書生能警悟險境,及時回頭,是具有很高的智慧啊!

書證

  1. 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纔收騎。尚兀自追趕著爭持,不睹事撞入咱陣裡,你正是有路無歸。」(源)
  2. 《野叟曝言》第五六回:「虧得老襟丈臨崖勒馬,不然,以祖父世傳之產業,而換幾根籌馬,豈不傷心?」

在其他地方搜尋「臨崖勒馬」

有提到「臨崖勒馬」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