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舞文弄墨

ㄨˇ ㄨㄣˊ ㄋㄨㄥˋ ㄇㄛˋ
  1. 墨,繩墨、法度。舞文弄墨原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後比喻賣弄筆墨文辭。語本《隋書.卷八十五.王充傳》。
    [例]這篇作品不僅舞文弄墨,而且冗贅蕪雜,實在乏善可陳。

舞文弄墨

ㄨˇ ㄨㄣˊ ㄋㄨㄥˋ ㄇㄛˋ
  1. 墨,繩墨、法度。舞文弄墨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語本《隋書.卷八五.王充傳》:「善敷奏,明習法律,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後比喻賣弄筆墨文辭。《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

舞文弄墨

ㄨˇ ㄨㄣˊ ㄋㄨㄥˋ ㄇㄛˋ

(一)墨,繩墨、法度。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語本《隋書.卷八五.王充列傳》。 舞文弄法」 (二)指寫作寫字,借以比喻賣弄筆墨文辭語或出《三國演義》第四三回。

用法

寫作、寫字,借以比喻賣弄筆墨文辭。

用在「賣弄文才」的表述上。

例句

  1. 在這些名家前,你就別再舞文弄墨獻醜了。
  2. 你在這兒舞文弄墨,簡直是在孔子面前賣文章。
  3. 以他這種才華,即使整天舞文弄墨,也別想成為一個傑出的作家。
  4. 退休後,別無嗜好,最喜閒來舞文弄墨,寫點散文,抒發抒發情性
  5. 看了蘭亭法帖後,心竊喜之,自也舞文弄墨,模仿起來,雖不像,倒也自得其樂。
  6. 也許是看多了言情小說,她也學著舞文弄墨起來,有模有樣地寫出了一篇愛情小說。

辨識

近義:咬文嚼字、雕章琢句

參考詞語:「舞弄文墨

典故說明

「舞文弄墨」原作「舞弄文墨」。舞弄,玩弄。文墨,刑文律法。據《隋書.卷八五.王充列傳》載,隋朝兵部員外王充,擅長於向君王打小報告,又熟悉通曉法律,因而玩弄操縱法條,敗壞法紀,掌握大權後,任意賞罰。遭到反駁質難時,他仗著口齒伶俐善辯遮掩過錯,大家明明知道他是在強詞奪理,也無法使他屈服。後來「舞文弄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 + 文、墨,又可指文筆。所以「舞文弄墨」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敘述孔明應魯肅的邀請來到柴桑郡見孫權,想說服孫權和劉備合作,共同對抗曹操的百萬大軍。在還沒見到孫權之前,先遭到孫權的臣子張昭嚴畯等人的質問。其中嚴畯問孔明研究什麼經文典籍?孔明直言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思想陳腐不合時宜的儒生,是無法振興國家成就事業的。況且古時候的伊尹、姜子牙等人,都有匡扶天下的才能,也沒聽說他們一生中研究過什麼經文典籍,難道也要他們效法那些書生志得意滿於筆硯之間,評論是非長短,賣弄筆墨文辭?嚴畯聽得無言以對。這裡的「舞文弄墨」就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

書證

  1. (二)01.《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源)

在其他地方搜尋「舞文弄墨」

有提到「舞文弄墨」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