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色厲內荏

ㄙㄜˋ ㄌㄧˋ ㄋㄟˋ ㄖㄣˇ
  1. 外表剛強嚴厲而內心軟弱。語本《論語.陽貨》。
    [例]外表雖然嚴肅,其實是色厲內荏,沒什麼好怕的。

[反]外圓內方

色厲內荏

ㄙㄜˋ ㄌㄧˋ ㄋㄟˋ ㄖㄣˇ
  1. 語本《論語.陽貨》:「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外表剛強嚴厲而內心軟弱。漢.王充《論衡.非韓》:「姦人外善內惡,色厲內荏,作為操止,像類賢行。」

色厲內荏

ㄙㄜˋ ㄌㄧˋ ㄋㄟˋ ㄖㄣˇ

荏,怯懦。「色厲內荏」形容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語出《論語.陽貨》。 外強中乾」、「穿窬之盜

用法

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用在「表裡不一」的表述上。

例句

  1. 我最瞧不起那種作威作福、色厲內荏的小人。
  2. 如今騎虎難下,他只好色厲內荏地說:「好!讓我來!」
  3. 對方果然如你所料,色厲內荏,我們一堅持,他們就讓步了。
  4. 別被他的舉止嚇倒了,那是色厲內荏的表現,用以掩飾心虛
  5. 哪知她色厲內荏,平日吵鬧不休,真到緊急關頭,她卻噤若寒蟬。
  6. 你別看他兇得像隻老虎,其實色厲內荏,一見到長官,馬上像隻小貓!
  7. 眼看情勢對自己不利,他色厲內荏地說:「這筆帳,以後再和你算!」

辨識

近義:外強中乾虛有其表

反義:外柔內剛外圓內方

參考詞語:「外厲內荏、內荏外剛

典故說明

《論語.陽貨》篇載:孔子說:「有些人外表非常嚴厲,內心卻十分怯懦,若拿小人來作比喻,就像是翻牆挖壁進入別人家裡的盜賊。」透過這段文字,我們大概可以測知,在孔子眼中,「色厲內荏」者,指的是表裡不一的人。這樣的人在人前偽裝成嚴峻守義之士,竊取別人的尊敬,但內心唯恐被人識破,令人不齒,和盜賊在人前裝作光明正大,但心裡就怕被人拆穿一樣。後來「色厲內荏」被用來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書證

  1. 《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源)
  2. 《漢書.卷八四.翟方進傳》:「勳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禮儀,輕謾宰相,賤易上卿,而又詘節失度,邪諂無常,色厲內荏。」
  3. 漢.王充《論衡.非韓》:「姦人外善內惡,色厲內荏,作為操止,像類賢行,以取升進,容媚於上。」
  4. 宋.司馬光〈論張田第二狀〉:「(張)田資性險薄,色厲內荏,毀譽出其愛憎,威福發於喜怒。」

在其他地方搜尋「色厲內荏」

有提到「色厲內荏」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