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言何容易

ㄧㄢˊ ㄏㄜˊ ㄖㄨㄥˊ ㄧˋ

猶「談何容易」。見「談何容易」條。01.《藝文類聚.卷七二.食物部.酒》引三國魏.曹植〈酒賦〉:「噫,夫言何容易!此乃淫荒之源,非作者之事。」

辨識

參考詞語:「談何容易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談何容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談何容易」這個成語本指人臣進言不容易。語出《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東方朔,字曼倩,西漢時人。他個性詼諧幽默,言詞敏捷,滑稽多智,所以漢武帝很欣賞他的才華,但始終沒有重用他。於是東方朔寫了一篇〈非有先生之論〉,文中敘述非有先生在吳國當了三年官,既沒有對國事有什麼建議,也沒有讚揚國君功業。吳王覺得很奇怪,就問他說:「先生如有高明的見解而不說,就是不忠;如果講了建議我不採納,就是我不明。先生什麼都不說,難道是認為我昏庸不明嗎?」非有先生連連作揖,還是不開口。吳王說:「希望先生有什麼建議直說無妨,我一定振作精神去接收您的建言。」非有先生說:「作為臣子的要向君主進言,真是『談何容易』啊!言談有的看起來不順眼,聽起來不順耳,心中也有所乖違,但是卻有益於身心品節的修為;有的看起來喜歡,聽起來順耳,心裡也感到快意,但是卻使行為有所敗壞。所以不是明王賢主,又怎能聽清楚?」東方朔藉著這篇文章,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情。後來「談何容易」被用來指嘴裡說說容易,實際做起來卻很困難。如《鏡花緣》第二五回:「伯伯﹗談何容易﹗他這令旗素藏內室,非緊急大事,不肯輕發。」

書證

  1. 《藝文類聚.卷七二.食物部.酒》引三國魏.曹植〈酒賦〉:「噫,夫言何容易!此乃淫荒之源,非作者之事。」

在其他地方搜尋「言何容易」

有提到「言何容易」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