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變起蕭牆

ㄅㄧㄢˋ ㄑㄧˇ ㄒㄧㄠ ㄑㄧㄤˊ
  1. 比喻禍害起於內部。參見禍發蕭牆」條。《晉書.卷二.文帝紀》:「乃者王室之難,變起蕭牆,賴公之靈,弘濟艱險。」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齣:「他書後明說著,釁生他族,變起蕭牆。」

變起蕭牆

ㄅㄧㄢˋ ㄑㄧˇ ㄒㄧㄠ ㄑㄧㄤˊ

即「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01.漢.陸賈《新語.術事》:「季孫貪顓臾之地,而變起蕭牆之內。」02.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齣:「他書後明說著,釁生他族,變起蕭牆。」

辨識

參考詞語:「禍起蕭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蕭牆是古代宮廷當做門的屏風,何晏《論語集解》引鄭玄注︰「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所以蕭牆用來比喻內部,災禍從蕭牆那樣近的地方引起,表示禍亂起於內部,而非外來。在《論語.季氏》篇中記載,由於季氏要攻打顓臾,所以輔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來請教孔子的意見。孔子回答:「一個國家如果財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匱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之內沒有禍亂,就不會傾覆。如果他國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們,使他們來歸。他們來歸之後,就要使他們安定。如今你們兩人輔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國的人民,邦國分裂瓦解,無法保全,反而要在國內動兵征伐。我怕季氏的憂患,不是遠在顓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後來「禍起蕭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禍亂發生於內部。

書證

  1. 漢.陸賈《新語.術事》:「季孫貪顓臾之地,而變起蕭牆之內。」
  2. 明.湯顯祖《南柯記》第四○齣:「他書後明說著,釁生他族,變起蕭牆。」

在其他地方搜尋「變起蕭牆」

有提到「變起蕭牆」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