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趨其所好

ㄑㄩ ㄑㄧˊ ㄙㄨㄛˇ ㄏㄠˋ

猶「投其所好」。見「投其所好」條。01.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三.史傳序.英豪錄序》:「昔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不得,則以五百金買其骨焉。不踰期,而千里馬至者三。何則?趨其所好,人之情也。」

辨識

參考詞語:「投其所好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投其所好原作阿其所好」。「」或「」,都有「迎合」他人的意思。人在做事或評斷人物時,經常受自我私心的影響,而有偏頗的想法或作法,甚至會因外在環境的因素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的愛好。出現投其所好」的書證如宋.張耒〈司馬遷論下〉:「蓋其尚氣好俠,事投其所好,故不知其言之不足信,而忘其事之為不足錄也。」

書證

  1. 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三.史傳序.英豪錄序》:「昔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不得,則以五百金買其骨焉。不踰期,而千里馬至者三。何則?趨其所好,人之情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趨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