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身敗名裂

ㄕㄣ ㄅㄞˋ ㄇㄧㄥˊ ㄌㄧㄝˋ
  1. 地位喪失,名譽掃地。形容人澈底失敗
    [例]他因嗜賭成性,而落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場

身敗名裂

ㄕㄣ ㄅㄞˋ ㄇㄧㄥˊ ㄌㄧㄝˋ
  1. 事業、地位喪失名譽毀壞。比喻人澈底失敗。《歧路燈》第二三回:「看來許多舉人、進士做了官,往往因幾十兩銀子的賄,弄一個身敗名裂。」也作「身敗名隳」、「身廢名裂」。

身敗名裂

ㄕㄣ ㄅㄞˋ ㄇㄧㄥˊ ㄌㄧㄝˋ

事業、地位喪失名譽毀壞。指人澈底失敗語或本宋.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詞。 「身歿名滅」、「聲名狼藉

用法

指人澈底失敗。

用在「名聲敗壞」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因貪贓枉法,最後落得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2. 由於爆發那件性醜聞,使他身敗名裂,只得退出政壇
  3. 這個人賣國求榮,最後東窗事發,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4. 他為官多年,一直清廉自守;沒想到老來失節,竟然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辨識

近義:臭名遠揚聲名狼藉

反義:功成名就名揚四海名滿天下流芳百世聞名遐邇

參考詞語:「身敗名隳

典故說明

「身敗名裂」原作「身名裂」,而「身名裂」又從唐.司馬貞《史記索隱》中〈袁盎鼂錯列傳.述贊〉「悲彼二子,名立身敗」一語轉化而成。「身敗名裂」是說一個人地位喪失,名譽毀壞,遭到澈底失敗。「身名裂」出自宋.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詞,當時辛棄疾的十二弟茂嘉,因獲罪而被謫放,辛棄疾在這首詞中寫了五個古時生別離故事,藉以發洩心中的悲痛。其中:「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寫的是李陵與蘇武別離的故事。「將軍」指李陵,他與匈奴多次對戰,卻因得不到後援,不得已投降匈奴,於是「身名裂」。李陵與蘇武原是故交,在此一別即永離,是多麼悲痛的情景。後來「身敗名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澈底失敗。

書證

  1. 《歧路燈》第二三回:「看來許多舉人、進士做了官,往往因為幾十兩銀子的賄,弄一個身敗名裂。」
  2. 清.馮桂芬《顯志堂稿.卷一二.明徵士劉孝惠先生像題辭》:「然以清流自命,真若可信;卒之身敗名裂,為天下笑。」
  3.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卷一.蔣予蒲見理不明》:「樹勛不足譏,侍郎輩讀書入官,徒以見理不明,禍福生死之心,擾擾於方寸,而邪說得以乘其虛,至身敗名裂而後已。可不懼乎?」

在其他地方搜尋「身敗名裂」

有提到「身敗名裂」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