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逆行倒施

ㄋㄧˋ ㄒㄧㄥˊ ㄉㄠˋ ㄕ
  1. 不遵常理行事。比喻違背社會俗尚的罪惡行徑。南朝宋.無名氏〈移答魏安南平南府〉:「強者為雄,斯則棄德任力,逆行倒施,有一於此。」也作「倒行逆施」。

逆行倒施

ㄋㄧˋ ㄒㄧㄥˊ ㄉㄠˋ ㄕ

猶「倒行逆施」。見「倒行逆施」條。01.《宋書.卷九五.索虜列傳》引南朝宋.無名氏〈移答魏安南平南府〉:「往年貴主獻書云:『強者為雄。』斯則棄德任力,逆行倒施,有一於此,何以能振?」

辨識

參考詞語:「倒行逆施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倒行逆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載,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伍子胥逃離楚國之前,曾對他的好友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滅亡楚國!」申包胥也說:「如果你滅了楚國,我也一定會復興楚國。」後來伍子胥在吳國受到吳王闔廬的賞識幫助吳國振興國勢,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在伍子胥的心中,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害父兄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帶領吳兵攻打楚國,屢戰屢勝,終於攻下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報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平王的屍骨。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就託人指責伍子胥說:「你雖是為了報父兄之仇,但也做得太過分了,難道你忘了也曾是楚國的臣子嗎?」伍子胥也託那人轉告申包胥,說:「我有生之年報不了仇,就像太陽快下山了,要走的路卻還很遙遠,我怕等不及了,所以只好做出違背情理的事情。」伍子胥以「倒行而逆施之」說自己不按情理行事,後來「倒行逆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

書證

  1. 《宋書.卷九五.索虜列傳》引南朝宋.無名氏〈移答魏安南平南府〉:「往年貴主獻書云:『強者為雄。』斯則棄德任力,逆行倒施,有一於此,何以能振?」

在其他地方搜尋「逆行倒施」

有提到「逆行倒施」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