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遊魚在鼎

ㄧㄡˊ ㄩˊ ㄗㄞˋ ㄉㄧㄥˇ

即「魚遊釜中」。見「魚遊釜中」條。01.金.馬鈺〈滿庭芳.山侗昔日〉詞:「萬般憂愁思慮,為兒孫、惱斷肝腸。不知苦,似遊魚在鼎,尚自遊颺。」

辨識

參考詞語:「魚遊釜中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魚遊釜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後漢書.卷五六.張王种陳列傳.張綱》裡記載,東漢順帝時,御史張綱得罪了大將軍梁冀,梁冀懷恨在心,於是上書建議將張綱調到廣陵當太守。當時廣陵一地因張嬰等人不滿地方官壓榨起兵反叛,並將官員殺害,朝廷派兵征討十多年都無法剿滅。梁冀因此設計張綱到廣陵當官,讓他去送死。別的官吏一聽說要到廣陵,都要求加派兵馬維護安全,張綱卻輕車簡從上任。到了廣陵,張綱派人安撫當地居民,並慰問張嬰,讓張嬰感到十分驚訝,前去拜見張綱。張綱表示同情他作亂的原因,對他曉以大義,並保證投降後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張嬰原本就是因地方官過於暴虐貪婪起而為亂,現在聽到張綱這麼說,感激涕零地說:「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復相聚偷生,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閒耳。」意思是指自己一個荒涼邊遠的人,受了委屈無法上訴朝廷,又不堪官員的欺凌,只好相聚起兵為亂,自知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鍋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鍋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書證

  1. 金.馬鈺〈滿庭芳.山侗昔日〉詞:「萬般憂愁思慮,為兒孫、惱斷肝腸。不知苦,似遊魚在鼎,尚自遊颺。」

在其他地方搜尋「遊魚在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