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鄉壁虛造

ㄒㄧㄤˋ ㄅㄧˋ ㄒㄩ ㄗㄠˋ
  1. 在牆壁上假造。語出漢.許慎〈說文解字序〉:「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後用以比喻憑空想像捏造。也作「向壁虛構」、「向壁虛造」。

鄉壁虛造

ㄒㄧㄤˋ ㄅㄧˋ ㄒㄩ ㄗㄠˋ

即「向壁虛造」。見「向壁虛造」條。01.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源)02.清.魏源〈書古微序〉:「鄉壁虛造,隨臆師心,不知傳受於何人。」

辨識

參考詞語:「向壁虛造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向壁虛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向壁虛造」原作「鄉壁虛造」。這個成語的典源出自於漢.許慎〈說文解字敘〉。秦始皇焚書,許多重要的書籍因此失傳。漢景帝子魯恭王在孔子舊宅壁中發現許多古文經,包括《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等,但因為與通行的今文差異很大,許多人不相信那是真本;所以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說:「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意思是說:當時的人對這批書大加非毀,認為是好奇的人故意改變字體,對著孔壁,憑空假造出來的,藉以炫耀於世。後來「向壁虛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憑空捏造。

書證

  1. 漢.許慎〈說文解字敘〉:「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為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燿於世。」(源)
  2. 清.魏源〈書古微序〉:「鄉壁虛造,隨臆師心,不知傳受於何人。」

在其他地方搜尋「鄉壁虛造」

有提到「鄉壁虛造」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