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金城湯池

ㄐㄧㄣ ㄔㄥˊ ㄊㄤ ㄔˊ
  1. 金城,金屬造的城。湯池,如滾水的護城河。金城湯池形容堅固不易攻破城池。語出《漢書.卷四五.蒯通傳》:「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後比喻防守嚴密,無懈可擊。《北史.卷八二.儒林傳下.辛彥之傳》:「帝嘗令彥之與沉重論議,重不能抗,避席而謝曰:『辛君所謂金城湯池。』」也作「固若金湯」。

金城湯池

ㄐㄧㄣ ㄔㄥˊ ㄊㄤ ㄔˊ

金城,金屬造的城。湯池,沸水流動的護城河。「金城湯池」形容堅固險阻城池語出《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

用法

形容堅固險阻的城池。

用在「防禦堅固」的表述上。

例句

  1. 一旦民心思變,縱有金城湯池,亦不足恃。
  2. 辯論會上,正反雙方論點都十分嚴密,有如金城湯池,難以找出破綻
  3. 戰爭最重要的是士氣,如果士氣低落,即使是金城湯池,也會一敗塗地。

辨識

近義:固若金湯、金城石室、銅牆鐵壁

參考詞語:「石城湯池

典故說明

金城」是指城牆非常固,像是用金屬建造的,如漢.班固〈西都賦〉:「建金城而萬雉,呀周池而成淵。」便以「金城」來形容西漢的首都長安非常堅固。「湯池」則是形容護城河十分淵深難越,有如滾水一般,如漢.鼂錯〈論貴粟疏〉:「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是說雖然有非常險峻寬闊的護城河,如果沒有糧食,也無法守城。在所引典源《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中,敘述了一段關於蒯通的故事。蒯通,楚漢時策士,范陽人,本名徹,生卒年不詳。韓信用其計定齊地;嘗通論戰國時說士權變,自序其說,共八十一首,號稱雋永。秦末漢初,陳勝起義推翻秦朝政權,大軍攻克了許多城池,手下大將武臣已經逼近范陽。這時蒯通前去看范陽縣令徐公,說︰「你已經快死了,所以我來弔喪;不過你又可以保住性命,所以我來向你賀喜。」徐公聽了莫名其妙,就問他原因,蒯通說︰「你為官時殘害了不少無辜的人命,人民都想要殺你,只是害怕刑法,不敢動手。現在天下大亂,律法已經失去威嚇的作用,他們還會放過你嗎?」徐公聽了很害怕,又問︰「那你為什麼又說我可以保全性命?」蒯通繼續說道︰「武臣聽說我有點名氣,所以派人來徵詢我的意見,我現在正要去見他。我打算告訴他︰『如果每城池都要直接攻打,並不是最好的戰略,只要按我的方法,就可以不戰而勝。』他一定會問我︰『你有什麼方法呢?』我就要說︰『以范陽為例,這位縣令貪財怕死,早就想要投降了。但是他投降之後,如果你把他殺死,到時各城的官員都會互相傳告,說:范陽縣令雖然投降,仍然不免一死,那還不如堅守。這樣一來,各城都成了金城湯池,難以攻克了。所以我要建議他,趕快用優厚的待遇收買范陽縣令,然後要他帶文告,到各城去宣揚一番,如此各城必然紛紛投然,不戰而勝。』武臣應該會同意我的做法,所以我說你可以免死了。」原文中「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便是說各城官員都將會圍城堅守,使得各城變成「金城湯池」,難以攻下。另外在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中,有引《孫子》金城湯池之說,不過於《孫子》原書中未見,故置於參考資料。此處「金城湯池」亦是形容城池堅固。「金城湯池」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堅固險阻的城池。

書證

  1. 《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則邊地之城皆將相告曰『范陽令先降而身死』,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源)
  2.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孫子》云:『金城湯池而無粟者,太公、墨翟,不能守之。』《孫子》有金城湯池之說,後人因此開地為池,以養魚鱉。」
  3. 《晉書.卷四八.段灼列傳》:「人心不和,雖金城湯池,不能守也。」
  4. 《宋書.卷一四.禮志一》:「由此言之,禮義之固,孰與金城湯池?」
  5. 《朱子語類.卷第一一○.朱子.論兵》:「兵民得利既多,且耕且戰,便是金城湯池。」
  6. 清.王韜《甕牖餘談.卷二.紀潮郡逆民事》:「牆垣悉以三合土築成,隱然若金城湯池。」

在其他地方搜尋「金城湯池」

有提到「金城湯池」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