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金科玉條

ㄐㄧㄣ ㄎㄜ ㄩˋ ㄊㄧㄠˊ
  1. 形容完善嚴密的法律條文。後比喻不可變更信條。《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舊五代史.卷七八.晉書.高祖本紀四》:「莫不悉稽前典,垂範後昆,述自聖賢,歷於朝代,得金科玉條之號。」也作「金科玉律」、「玉律金科」。

金科玉條

ㄐㄧㄣ ㄎㄜ ㄩˋ ㄊㄧㄠˊ

即「金科玉律」。見「金科玉律」條。01.漢.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源)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大哉王言,真臺諫之金科玉條也。」

辨識

參考詞語:「金科玉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金科玉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金科玉律」原作「金科玉條」。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其中〈劇秦美新〉一文,更是遭到許多人的大加貶斥,認為揚雄為了自身的利益,阿諛美化王莽的新政;但也有人認為,揚雄是藉著秦朝滅亡的例子來諷諫王莽。兩面評價可謂針鋒相對。在〈劇秦美新〉中,揚雄讚美了王莽能夠效法上古堯、舜、商、周的美好制度,訂定了完善嚴密的法令,因此得到上天降下的種種祥瑞,恩澤遍及全民。後來「金科玉律」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可變更信條出現金科玉律」的書證如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黃籙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書證

  1. 漢.揚雄〈劇秦美新〉:「懿律嘉量,金科玉條。」(源)
  2.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大哉王言,真臺諫之金科玉條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金科玉條」

有提到「金科玉條」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