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錦心繡口

ㄐㄧㄣˇ ㄒㄧㄣ ㄒㄧㄡˋ ㄎㄡˇ
  1. 錦、繡,織錦刺繡,比喻美好。語本唐.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兄心肝五臟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錦心繡口用以稱讚文思巧妙,文辭優美。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鏡花緣》第九三回:「雖只數字結束之妙,無過于此,若非錦心繡口,何能道出?」也作「錦繡心腸」、「錦心繡腹」、「繡口錦心」。

錦心繡口

ㄐㄧㄣˇ ㄒㄧㄣ ㄒㄧㄡˋ ㄎㄡˇ

心、口皆如華麗精美的絲織品比喻心思精巧,能寫出華美的作品。語本唐.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

用法

形容心思精巧,能寫出華美的作品。

undefined

例句

  1. 他如果不是天生錦心繡口,怎能寫出這麼好的文章
  2. 評審委員對她的作品,給予「錦心繡口」的高度評價。
  3. 憑著錦心繡口的文章,他在這次作文比賽中拔得頭籌。
  4. 他以錦心繡口的文筆,在作品裡描繪出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5. 那本小說的故事情節細膩,加上作者錦心繡口的文采,深受讀者喜愛

辨識

參考詞語:「錦心繡腹、繡口錦心、錦繡心腸、錦腸繡舌、錦心繡腸、錦心繡腑

典故說明

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為盛唐時期浪漫詩派的代表作家,才華受到許多文人的稱許,最著名的就是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語見李白〈對酒憶賀監二首并序〉)。又如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粲花之論記載:「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譽,每與人談論,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於齒牙之下,世人號曰『李白粲花』之論。」文采渾然天成,從齒牙中自然流出,無須刻意雕飾。亦如〈冬日於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一文,文中的李令問是當時洛陽賢達之人與李白友好,因他與詩人李白都姓李,故李白以「從弟」稱之。此文的寫作背景為李令問的父親李思正當時在淮南任官,李令問要前往探視父親,此文即是李白在洛陽龍門與之餞別時所作。文中引述從弟李令問對自己的讚嘆說:「吾兄心肝五臟都像精細巧妙的絲織品吧!不然的話,怎麼一開口就自成文章,又一下筆就能源源不斷地寫出這麼多呢?」後來「錦心繡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心思精巧,能寫出華美的作品。又唐代柳宗元的《乞巧文》已出現「錦心繡口」的詞形,用於描述詞藻華麗的駢文寫作。

書證

  1. 唐.柳宗元〈乞巧文〉:「駢四儷六,錦心繡口。」
  2. 宋.詠槐〈賀新郞.綠長階蓂九〉詞:「卻要詩書成麴櫱,醞釀錦心繡口。」
  3.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四.題貧樂圖》:「楊伯子和云:『三間破屋一床書,錦心繡口冰肌膚。』」
  4. 《西遊記》第六四回:「適聞聖僧之章,誠然錦心繡口。」
  5. 明.周履靖《錦箋記》第二九齣:「錦心繡口詞華麗,玉質花神體態妍。」
  6. 《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十歲時,便經通書史,出口成章,人都誇他錦心繡口。」
  7. 《鏡花緣》第九三回:「雖只數字,結束之妙,無過於此,若非錦心繡口,何能道出?」
  8. 清.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尋個題目,寫出自家許多錦心繡口,故其是非皆不謬於聖人。」

在其他地方搜尋「錦心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