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雨順風調

ㄩˇ ㄕㄨㄣˋ ㄈㄥ ㄊㄧㄠˊ
  1. 風雨均及時而適量比喻平順安樂的豐年。宋.蘇軾〈荔支歎〉詩:「雨順風調百穀登,民不飢寒為上瑞。」《西遊記》第九九回:「保你這一莊上人家,子孫繁衍,六畜安生,年年風調雨順,歲歲雨順風調。」也作「風調雨順」。

雨順風調

ㄩˇ ㄕㄨㄣˋ ㄈㄥ ㄊㄧㄠˊ

即「風調雨順」。見「風調雨順」條。01.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晉公太白狼星醮詞〉:「弓弢戢偃,雨順風調,百穀有年,五兵永息不任。」02.《西遊記》第三七回:「悔過前非,重興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順風調。」

辨識

參考詞語:「風調雨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風調雨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調雨順」的意思是風雨及時而適量。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景象。典源出自《六韜》。《六韜》記載太公姜尚與周文王、武王商討如何推翻商朝的謀劃內容,共有六篇。前二篇文韜、武韜為政治的戰略,後四篇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返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富樂安康,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即摘自典源,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書證

  1. 五代十國前蜀.杜光庭〈晉公太白狼星醮詞〉:「弓弢戢偃,雨順風調,百穀有年,五兵永息不任。」
  2. 《西遊記》第三七回:「悔過前非,重興今善,放赦了那枉法冤人,自然天心和合,雨順風調。」

在其他地方搜尋「雨順風調」

有提到「雨順風調」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