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飛黃騰踏

ㄈㄟ ㄏㄨㄤˊ ㄊㄥˊ ㄊㄚˋ
  1. 比喻得意於仕途參見飛黃騰達」條。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飛黃騰踏去,身到鳳凰池。」

飛黃騰踏

ㄈㄟ ㄏㄨㄤˊ ㄊㄥˊ ㄊㄚˋ

像飛黃一樣地飛馳參見飛黃騰達」條。01.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蟾蜍。」(源)02.宋.葉路鈐〈水調歌頭.天啟黃旗運〉詞:「名高黃榜,飛黃騰踏入鴛行。」

辨識

參考詞語:「飛黃騰達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飛黃騰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飛黃騰達」原作「飛黃騰踏」。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正是其提倡的古文運動的最好實踐。同樣的精神,亦反映在韓愈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上。〈符讀書城南〉這首詩,正是韓愈為了勉勵他的兒子韓符能勤奮向學所寫的。在詩中韓愈強調了為學的重要性,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有學問,治學唯勤,不勤勞的話無法有所成就。就好像有兩個小孩,從小一起玩耍嬉戲,還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後來一個勤學,另一個則否,等到他們都長大成人,勤學的孩子成為人中之龍,不勤學的孩子則庸庸碌碌。於是勤學的孩子仕途得意,如同駿馬飛馳而去,再也看不到他那庸碌不學有如蟾蜍的朋友。後來「飛黃騰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得意於仕途。

書證

  1.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源)
  2. 宋.葉路鈐〈水調歌頭.天啟黃旗運〉詞:「名高黃榜,飛黃騰踏入鴛行。」

在其他地方搜尋「飛黃騰踏」

有提到「飛黃騰踏」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