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麻木不仁

ㄇㄚˊ ㄇㄨˋ ㄅㄨˋ ㄖㄣˊ
  1. 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例]不管大家怎麼勸導他,他還是依然故我,真是麻木不仁。

麻木不仁

ㄇㄚˊ ㄇㄨˋ ㄅㄨˋ ㄖㄣˊ
  1. 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也作「麻痺不仁」。

麻木不仁

ㄇㄚˊ ㄇㄨˋ ㄅㄨˋ ㄖㄣˊ

麻痺,沒有知覺。語本《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二.痺論》。後用「麻木不仁」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用法

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比喻對事物反應遲鈍。

用在「冷淡漠視」的表述上。&用在「反應遲鈍」的表述上。

例句

  1. 身為主管,怎能對部屬的疾苦如此麻木不仁呢?
  2. 災區死傷那麼嚴重,還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聞不問。
  3. 對這種麻木不仁的人,求也是白求,他不會同情你的。
  4. 你如此麻木不仁地對待老病纏身母親,簡直禽獸不如
  5. 這種不正常的官場習氣,會讓基層人員麻木不仁,凡事總以少做少錯為是。
  6. 面對如此危急的情況,他依然麻木不仁,真令人著急。
  7. 政府對群眾困難顯示這種麻木不仁的態度,真令人氣憤。

辨識

近義:不聞不問無動於衷漠不關心漫不經心

反義:切膚之痛

參考詞語:「麻痺不仁

典故說明

黃帝內經》共十八卷,內容包括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兩部分。是春秋戰國前醫療經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並為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在《黃帝內經素問》的〈痺論〉中記載痹症的症狀、病因、治療方法等。「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濇,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意思是說:「痺症」,是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後,氣血運行失常,因而引起肢體、關節等處疼痛、痠楚、麻木等的一種疾患。一般分成風寒濕痺和熱痺。風痺常導致關節疼痛;濕痺不只關節疼痛,嚴重的還會麻木失去知覺;熱痺會導致關節疼痛灼熱紅腫。所以「麻木不仁」本是種失去知覺的病狀,後來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對事物漠不關心或反應遲鈍。

書證

  1. 明.周順昌〈與文湛持孝廉書〉:「我祖宗養士二百餘年,風流到今,渾是一團庸靡頑鈍之氣,結成一個麻木不仁病證,可恨也。」
  2. 明.薛己《薛氏醫案.卷一七.癘瘍機要》:「一曰皮死麻木不仁,二曰肉死針刺不痛。」
  3. 清.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報章文輯.以太說》:「疾痛痾癢,一觸即知。其機極靈,其傳至速。不靈不速時,曰麻木不仁。」
  4.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

在其他地方搜尋「麻木不仁」

有提到「麻木不仁」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