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上下其手

ㄕㄤˋ ㄒㄧㄚˋ ㄑㄧˊ ㄕㄡˇ
  1. 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例]老闆對他非常信任,沒想到他會在公司內上下其手,圖謀私利。

  2. 對人做肢體上的碰觸、騷擾
    [例]擁擠的公車上,最容易發生歹徒對婦女上下其手的情況

上下其手

ㄕㄤˋ ㄒㄧㄚˋ ㄑㄧˊ ㄕㄡˇ
  1. 楚國的穿封戌在攻打鄭國時俘虜了鄭國的守將皇頡,王子圍欲與之爭功,請伯州犁為其裁決,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圍,以手高舉和向下的動作示意皇頡承認自己為王子圍所俘。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舊唐書.卷七一.魏徵傳》:「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那時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律例盤得極熟,大約部辦也拿他不住,不能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

ㄕㄤˋ ㄒㄧㄚˋ ㄑㄧˊ ㄕㄡˇ

手勢高舉和向下來暗示對方,以進行舞弊的伎倆。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用「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或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用法

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用在「舞弊謀利」的表述上。&用在「無理碰觸」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是一件一群人監守自盜,上下其手,貪汙公款的弊案。
  2. 那對父子在這件弊案中,上下其手,不知貪了多少黑心錢!
  3. 這些貪官無所不用其極,利用職權,上下其手,能要就要,心中哪還有國家民生?
  4. 歹徒本來在她身上上下其手地亂摸,看警察出現了,才落荒而逃。
  5. 他一見搶匪出現就先昏倒了,身上的財物當然也就被上下其手地搜個精光。

辨識

近義:徇私舞弊、通同作弊

反義:奉公守法

參考詞語:「高下其手、上下手、移手上下

典故說明

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春秋時代,楚、鄭兩國交戰,楚國大將軍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大夫皇頡,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圍見了眼紅,想要把這個功勞占為己有,硬說皇頡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勢弱,兩人爭執不下,於是找了伯州犁來裁斷是非。伯州犁說:「這要問問被虜來的皇頡,他說的一定錯不了。」便把皇頡帶上,由伯州犁來質問。但其實伯州犁想袒護王子圍,於是他故意先高舉一手指著王子圍說:「這位是王子圍,也是本國國君寵愛的弟弟。」接著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個縣官。這兩人當中,究竟是那一個捉到你的?」皇頡看到他刻意分別的手勢,也聽懂了話中的暗示,就順應著回答說:「我不敵王子圍,就敗下陣來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上下其手」,用來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來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書證

  1. 唐.周矩〈諫制獄酷刑疏〉:「(被告者)只是不堪楚毒,自誣耳。何以覈之?陛下試取所告狀,酌其虛實者,付令推之,微訊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聖旨也。」
  2. 《舊唐書.卷七一.魏徵列傳》:「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張湯輕重其心,漢朝之刑以弊。」
  3. 《金史.卷四五.刑志》:「是非淆亂,莫知適從,姦吏因得上下其手。」
  4.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九.明經》:「權文公謂,註疏猶可以質驗。不者,儻有司率情,上下其手,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則蕩然矣。」
  5. 《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他一到工上,先把前頭委的幾個辦料委員,抓個錯誤,一齊撤差。統統換了自己的私人,以便上下其手。」

在其他地方搜尋「上下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