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事與願違

ㄕˋ ㄩˇ ㄩㄢˋ ㄨㄟˊ
  1. 事情的發展和願望違背
    [例]本想利用假日晒棉被,但事與願違,天空突然下起雨來。

[反]稱心如意如願以償

事與願違

ㄕˋ ㄩˇ ㄩㄢˋ ㄨㄟˊ
  1. 事實和願望相違背。《文選.嵇康.幽憤詩》:「事與願違,遘茲淹留。」《文選.盧諶.贈劉琨詩》:「事與願違,當忝外役。」

事與願違

ㄕˋ ㄩˇ ㄩㄢˋ ㄨㄟˊ

事實和願望相違背。語出三國魏.嵇康〈幽憤〉詩。

用法

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用在「不從人願」的表述上。

例句

  1. 事與願違,他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
  2. 本想去晒日光浴,但事與願違,突然下起大雨。
  3. 如果你繼續這樣莽撞行事,最後一定會事與願違,遺憾終身。
  4. 他從小一直希望做個軍人,沒想到事與願違,畢業後當了一名記者
  5. 他們組織美好家庭的美夢,竟因未婚妻意外的車禍事件,而事與願違,天人永隔。

辨識

近義:天違人願

反義:天從人願如願以償、事事如意、從心所欲稱心如意

參考詞語:「事與心違、境與心違、力與願違、志與願違、事與志違、時與願違

典故說明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願望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書證

  1.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窮達有命,亦又何求?」(源)
  2. 晉.盧諶〈贈劉琨書〉:「然苟曰有情,孰能不懷?故委身之日,夷險已之。事與願違,當忝外役。」
  3. 《宋書.卷六八.武二王列傳.南郡王義宣》:「昔因幸會,蒙國士之顧,思報厚德,甘起泉壤,豈謂一旦事與願違。」
  4. 《舊五代史.卷二六.唐書二.武皇紀下》:「誓於此生,靡敢失節,仰憑廟勝,早殄寇讎。如其事與願違,則共臧洪遊於地下,亦無恨矣。」
  5. 宋.徐鉉〈送謝仲宣員外使北蕃序〉:「鉉自束髮從宦,則聞長者之論,盛言為戰國者,必以權道。子視商周以降,誰非戰國?寧有以權道躋太平乎?而言以人棄,故事與願違。」

在其他地方搜尋「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