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兵連禍結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1. 接連用兵,戰禍不絕。
    [例]今天仍有許多國家內戰難息,兵連禍結,害苦了百姓。

[反]太平盛世

兵連禍結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1. 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也作「禍結兵連」。

兵連禍結

ㄅㄧㄥ ㄌㄧㄢˊ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兵,戰爭。結,相連。「兵連禍結」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語出《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 兵荒馬亂

用法

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用在「戰亂不安」的表述上。

例句

  1. 地區長久以來因為種族問題而兵連禍結。
  2. 戰爭一旦發生,兵連禍結,生靈塗炭,最苦的是百姓
  3. 這種兵連禍結的日子何時能了?百姓渴盼安樂,如大旱之望雲霓。
  4. 爺爺說他年輕時幾乎都在兵連禍結的歲月度過,要我們知福惜福。
  5. 這幾年來兵連禍結,好不容易大家能過太平日子,可千萬別再起戰端了。
  6. 好不容易才平息戰事,哪知道又有蓄意挑釁的;一旦重燃戰火,必定兵連禍結,民不聊生。

辨識

近義:兵荒馬亂兵馬倥傯

反義:天下太平太平盛世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參考詞語:「禍結兵連、兵連眾結

「兵連禍結」及「兵荒馬亂」都用來形容戰爭的動蕩不安。 「兵連禍結」側重於接連不斷的戰爭使得災禍亦接連不斷;「兵荒馬亂」側重於描述戰爭所造成的慌亂景象。

兵連禍結 兵荒馬亂
○ ☓ 這幾年來∼,好不容易大家能過太平日子,可千萬別再起戰端了。
☓ ○ 戰爭一旦發生,必然到處∼,生靈塗炭,流離失所。

典故說明

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書證

  1. 《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源)
  2. 《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勇》:「夫要功荒外,萬無一成,若兵連禍結,悔無及已。」
  3. 唐.陸贄〈論敘遷幸之由狀〉:「凶渠稽誅,逆將繼亂,兵連禍結,行及三年。」
  4. 宋.蘇軾〈繳詞頭奏狀.沈起〉:「王韶以熙河進,章惇以五溪用,熊本以瀘夷奮,沈起、劉彝聞而效之,結怨交蠻,兵連禍結,死者數十萬人,蘇緘一家,坐受屠滅。」
  5. 元.韋居安《梅磵詩話》卷下:「味此詩,有以見兵連禍結,當時之民不得以全其生者,可哀也。」
  6. 《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今承平日久,無將無兵,倘干戈復動,難保必勝。兵連禍結,不知何時而止?願吾皇聖鑒!」

在其他地方搜尋「兵連禍結」

有提到「兵連禍結」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