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禍結兵連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ㄅㄧㄥ ㄌㄧㄢˊ
  1. 接連用兵,戰禍不絕。漢.蔡邕〈難夏育請伐鮮卑議〉:「禍結兵連,不得中休。」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一折:「等閒離別,一去故鄉音耗絕。禍結兵連,嬌鳳雛鸞沒信傳。」也作「兵連禍結」。

禍結兵連

ㄏㄨㄛˋ ㄐㄧㄝˊ ㄅㄧㄥ ㄌㄧㄢˊ

即「兵連禍結」。見「兵連禍結」條。01.《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列傳.鮮卑》:「而虛計二載,自許有成,若禍結兵連,豈得中休?」02.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六.唐武宗》:「德裕苟且以成一時之功,曾不恤禍結兵連之無日。習之難化,豈在河朔哉?」

辨識

參考詞語:「兵連禍結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兵連禍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書證

  1. 《後漢書.卷九○.烏桓鮮卑列傳.鮮卑》:「而虛計二載,自許有成,若禍結兵連,豈得中休?」
  2.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六.唐武宗》:「德裕苟且以成一時之功,曾不恤禍結兵連之無日。習之難化,豈在河朔哉?」

在其他地方搜尋「禍結兵連」

有提到「禍結兵連」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