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寡不勝眾

ㄍㄨㄚˇ ㄅㄨˋ ㄕㄥˋ ㄓㄨㄥˋ (變) ㄍㄨㄚˇ ㄅㄨˊ ㄕㄥˋ ㄓㄨㄥˋ

猶「寡不敵眾」。見「寡不敵眾」條。01.《韓非子.難三》:「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偏知物,故因物以治物。」02.漢.崔寔〈政論〉:「其達者或矜名嫉能,恥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寡不勝眾,遂見屏棄。」

辨識

參考詞語:「寡不敵眾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寡不敵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書證

  1. 《韓非子.難三》:「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偏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2. 漢.崔寔〈政論〉:「其達者或矜名嫉能,恥善策不從己出,則舞筆奮辭,以破其義,寡不勝眾,遂見屏棄。」

在其他地方搜尋「寡不勝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