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無脛而至

ㄨˊ ㄐㄧㄥˋ ㄦˊ ㄓˋ

即無足而至。見「不脛而走」條。01.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辨識

參考詞語:「不脛而走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脛而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韓詩外傳》卷六記載,春秋時,有一天晉國的國君晉平公搭船遊樂,在玩得開心之餘感嘆說:「要如何能招得賢士,與他們共度這良辰美景呢!」這時,划船的船夫盍胥聽到後,趁機跪下回答說:「得不到賢士,是因大王您不愛好他們啊!您看海裡的寶珠、山裡的美玉都沒有腳,您卻能擁有他們,這是因為您喜愛他們啊!而賢士有腳卻不到您身邊來,這完全是因為您不喜歡他們,也難怪您會有招不到賢士的感嘆。」晉平公驚訝地說:「我怎麼會不愛好賢士呢?我門下的食客有好幾千人呢!」盍胥解釋說:「大鳥一展翅可以飛越千里,靠的就是牠的兩隻翅膀,而身上的毛少一點、多一點都不影響飛行。今天大王您那麼多的食客中,應有人才在其中,但您有重用他們嗎?」這就是說晉平公用的人雖多,但卻沒有適才適用。後來「不脛而走」這句成語,就從盍胥話裡的「無足而至」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不用推廣,也能迅速傳播。

書證

  1.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在其他地方搜尋「無脛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