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目光如豆

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ㄉㄡˋ
  1. 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例]我看他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不可能有美好的遠景

[反]高瞻遠矚

目光如豆

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ㄉㄡˋ
  1. 形容目光短淺,器識狹隘。如:「一個人如果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是不可能擁有美好前程的。」

目光如豆

ㄇㄨˋ ㄍㄨㄤ ㄖㄨˊ ㄉㄡˋ

眼光像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語或本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下.茅待詔元儀》。 眸子如豆」

用法

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用在「見識淺陋」的表述上。

例句

  1. 一個人要立足於長遠,不能目光如豆。
  2. 目光如豆的經營者,勢必會被淘汰。
  3. 你真是目光如豆,不然怎麼會做這種決定
  4. 身為一個領導人,要從大處著眼,不能目光如豆。
  5. 那個目光如豆的傢伙,未來是不會有太大成就的。
  6. 許多企業家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而未能著眼於未來。
  7. 這些目光如豆的人,每天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吵鬧鬧
  8. 一個人如果目光如豆,日後必然會為現在的決定懊悔不已。
  9. 我們不能目光如豆,只看見眼前的利益,必須考慮深遠一些。

辨識

近義:鼠目寸光

反義:目光如炬高瞻遠矚

參考詞語:「雙瞳如豆、眼孔如豆

典故說明

「目光如豆」指眼光像豆子那樣小。見於清錢謙益描述茅元儀的文章中。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詩文在當時頗有盛名。所著《列朝詩集小傳》,選錄明代二百餘年間,二千多家詩人的代表作,並替每位詩人寫了簡短扼要的小傳,提供許多珍貴的史料和線索。其中記載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少有雄才,自恃甚高,卻被庸奸所忌,悲憤縱酒而死。錢謙益感歎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許多都貌似忠厚,其實內心深不可測,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眼光短淺,見識狹窄。茅元儀的知己,卻只有錢謙益和高陽而已,心中無限感慨。後來「目光如豆」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書證

  1. 清.阮元〈問字堂集贈言〉:「唐元宗、宋真宗等仍是漢武故智,以致宋元以來,目光如豆之儒,啟口即詈封禪,是豈知司馬子長、司馬相如之學者哉?」

在其他地方搜尋「目光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