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雙瞳如豆

ㄕㄨㄤ ㄊㄨㄥˊ ㄖㄨˊ ㄉㄡˋ

猶「目光如豆」。見「目光如豆」條。01.清.高珩〈聊齋志異序〉:「後世拘墟之士,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目所不見,率以仲尼『不語』為辭。……」

辨識

參考詞語:「目光如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目光如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目光如豆」指眼光像豆子那樣小。見於清錢謙益描述茅元儀的文章中。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詩文在當時頗有盛名。所著《列朝詩集小傳》,選錄明代二百餘年間,二千多家詩人的代表作,並替每位詩人寫了簡短扼要的小傳,提供許多珍貴的史料和線索。其中記載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少有雄才,自恃甚高,卻被庸奸所忌,悲憤縱酒而死。錢謙益感歎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許多都貌似忠厚,其實內心深不可測,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眼光短淺,見識狹窄。茅元儀的知己,卻只有錢謙益和高陽而已,心中無限感慨。後來「目光如豆」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目光短淺,見識狹窄。

書證

  1. 清.高珩〈聊齋志異序〉:「後世拘墟之士,雙瞳如豆,一葉迷山,目所不見,率以仲尼『不語』為辭。……」

在其他地方搜尋「雙瞳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