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矯枉過正

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1. 矯正缺失流弊,卻超過了適當的程度。
    [例]對小孩的處罰應適可而止,矯枉過正往往會產生反效果。

矯枉過正

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1. 糾正過度,不符合中庸之道。《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於矯枉過正之檢。」《隋書.卷七四.酷吏傳.序》:「漢革其風,矯枉過正。」也作「矯枉過直」。

矯枉過正

ㄐㄧ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ㄥˋ

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語本《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

用法

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用在「處事不當」的表述上。

例句

  1. 醫生要她減肥結果她連水都不敢喝,真是矯枉過正。
  2. 瘦身固然有益健康,一旦矯枉過正,弄到厭食就糟糕了。
  3. 那個傳令兵只犯了一點小錯,你就要他禁足一星期,矯枉過正了吧!
  4. 我們在糾正別人錯誤時,要恰如其分,不要矯枉過正,效果才會好。
  5. 孩子只是受了一點涼,你就要他穿起棉襖來,也未免太矯枉過正了。
  6. 我不反對你施鐵腕糾正弊端,但切忌矯枉過正,否則為害可能更大。
  7. 他對這件事情的批評,雖然有點依據,然而有些地方不免流於矯枉過正。
  8. 經理大力推動績效提升運動,弄得大家拚命加班,的確出現了矯枉過正的現象

辨識

近義:過猶不及

反義:恰如其分恰到好處

參考詞語:「矯枉過直、矯枉過中、矯枉過甚、矯枉過當、矯過正

枉,音ㄨㄤˇ。彎曲、不直。不可寫作「往」。

典故說明

據《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載: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由於受到吳王闔閭的賞識,他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過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原文的「矯枉過直演變而出,用來指人糾正偏差超過適切程度,反而不符合中庸之道。

書證

  1. 《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三國魏.明帝〈詔報東阿王植〉:「夫明貴賤,崇親親,禮賢良,順少長,國之綱紀,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矯枉過正,下吏懼譴,以至於此耳。已敕有司,如王所訴。」
  2. 《晉書.卷六一.劉喬列傳》:「而范陽代之,吾州將不從,由代之不允,但矯枉過正,更以為罪耳。」
  3. 《南史.卷二三.王華列傳》:「而避諱過甚,父名懌,母名恭心,並不得犯焉,時咸謂矯枉過正。」
  4. 《朱子語類.卷二一.論語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若不學文,任意自做,安得不錯!只是不可先學文耳。子夏矯枉過正,放重一邊,又忒重了,不似此章聖人說得兩無欠闕。」
  5. 《宋史.卷三四○.劉摯列傳》:「昧者不達,矯枉過正,顧可不為之禁哉?請立監司考績之制。」
  6. 《資治通鑑.卷八二.晉紀四.晉惠帝永熙元年》:「自古以直致禍者,當由矯枉過正,或不忠篤,欲以亢厲為聲,故致忿耳,安有悾悾忠益而返見怨疾乎!」
  7. 《聊齋志異.卷七.細柳》:「或有避其謗者,又每矯枉過正,至坐視兒女之放縱而不一置問,其視虐遇者幾何哉?」
  8. 《官場現形記》第五四回:「他見制臺是如此舉動,越發懊悔他自己從前所為的。只因矯枉過正,就不免鬧出笑話來了。」

在其他地方搜尋「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