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節衣縮食

ㄐㄧㄝˊ ㄧ ㄙㄨㄛ ㄕˊ
  1. 省吃儉用減少花費。形容生活節儉。
    [例]他們倆夫妻多年來一直節衣縮食,就是為了要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節衣縮食

ㄐㄧㄝˊ ㄧ ㄙㄨㄛ ㄕˊ
  1. 生活節儉。如:「我這些年來節衣縮食,就是為了買一棟房子。」也作「節食縮衣」。

節衣縮食

ㄐㄧㄝˊ ㄧ ㄙㄨㄛ ㄕˊ

縮,節省。形容生活節儉。語本《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白圭》。

用法

用來形容生活節儉。

用在「節省儉樸」的表述上。

例句

  1. 經過幾個月來的節衣縮食,他終於買下早就看中意的手提電腦
  2. 過慣了節衣縮食的日子,一下子要她奢侈浪費,她怎麼能習慣?
  3. 他們夫妻倆多年來節衣縮食,就是為了要買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
  4. 揮霍成性,薪水到手,往往不久就花光,所以到了月底就得節衣縮食度日。
  5. 她是位單親母親,十幾年來節衣縮食地度過難關,將幾個兒女拉拔長大,非常不容易。

辨識

近義:布衣蔬食省吃儉用

反義:花天酒地揮霍無度窮奢極侈

參考詞語:「縮衣節食、節縮衣食、節食縮衣、殺衣縮食、縮衣節口

典故說明

戰國時代的白圭是著名的商人和經濟專家,因為擅長經商而名滿天下。他最主要的致富理論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強調經商必須掌握行情和時機。當某種商品因生產過剩而導致低價拋售時,他便大量收購;等到市場缺貨,導致高價索求時,他再賣出。除了能看準時機,逢低買入,逢高賣出,很會經商之外,也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在《史記》中記載著,白圭對於飲食不講究奢華,十分克制自己的欲望,對於衣服也非常儉樸,總是和奴僕同甘共苦。白圭認為經商不只是追逐財利,還強調商人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學養,像伊尹、姜子牙一樣有謀略,像孫武、吳起用兵那樣果斷,像商鞅執法般嚴謹。如果不能具備智、勇、仁、強等素質,成為一個通時變、善決斷、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經商一途上難有偉大的成就。後來「節衣縮食」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薄飲食,節衣服」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非常節儉。

書證

  1. 宋.魏了翁〈杜隱君希仲墓誌銘〉:「所為文早歲富贍,晚造清遒。試有司弗合,浮湛閭里,節衣縮食,以經理其生。」
  2. 明.黃淳耀〈陳母張孺人六十序〉:「其母張孺人節衣縮食,操執家秉。」
  3. 清.馮桂芬〈贈資政大夫知州銜河南永城縣知縣吳公暨配丘太夫人合葬墓志銘〉:「(太夫人)性節儉,好施與,恆節衣縮食,以佐親族之貧者。」

在其他地方搜尋「節衣縮食」

有提到「節衣縮食」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