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談虎色變

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ㄧㄢˋ
  1. 曾經被老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大驚失色。借指一觸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例]這個村子地勢較低,村民一聽到颱風將要來襲,莫不談虎色變,深恐鬧水災。

談虎色變

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ㄧㄢˋ
  1. 曾經被老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嚇得變了臉色。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如:「夏天一到,兒童腸病毒流行,往往讓人談虎色變。」

談虎色變

ㄊㄢˊ ㄏㄨˇ ㄙㄜˋ ㄅㄧㄢˋ

曾被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嚇得變了臉色。典出《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後用「談虎色變」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用法

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用在「驚懼恐慌」的表述上。

例句

  1. 一提起癌症,大家就談虎色變。
  2. 令人談虎色變的愛滋病,終將被人類所征服。
  3. 這個凶神惡煞,只要聽到他的名字,就讓人談虎色變。
  4. 主政者要是弄到老百姓對政治談虎色變,大概也就完了。
  5. 經過大地震後,當地居民只要提到地震皆有談虎色變的感覺
  6. 時到今日,當提到集集大地震時,人們仍不免談虎色變,心有餘悸。
  7. 自從因玩股票破產後,只要有人提及股票,他都會談虎色變似地叫人閉嘴

辨識

近義:心有餘悸聞風喪膽

反義:泰然自若

典故說明

《二程集》是北宋程顥、程頤兄弟兩人全部著作的彙集,《遺書》是該書的一部份,共二十五卷。兩人思想學說基本一致,以理、道為萬物的本源,認為「萬事皆出於理」,開創了洛派理學,是北宋理學代表人物,合稱為「二程」。書中在討論到「真知」和「常知」有什麼不同時,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曾見一個農夫,被老虎咬過,後來傷好了,可是每當聽到有人在談論老虎咬傷人的事情時,那個農夫的臉色較其他人更加地驚惶不安。老虎會傷人,是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但若是沒有親身經歷過就不算『真知』,必須像那個農夫親身經歷過才叫『真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談虎色變」,用來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書證

  1. 元.王炎午〈祭御史蕭方厓文〉:「談虎色變,公亦流涕。」
  2. 明.歸有光〈論三區賦役水利書〉:「有光生長窮鄉,譚虎色變,安能默然而已。」
  3. 清.褚人穫《堅瓠首集.卷二.烏啄蝗歌》:「老人昔年被災沴,談虎色變如虎傷。」
  4. 清.查慎行〈題馬漁村行路難小影〉詩:「我行畏路知路難,談虎還防君色變。」

在其他地方搜尋「談虎色變」

有提到「談虎色變」的條目